人才培养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 正文

解读“新工科”

发布日期:2019-03-05 编辑:kygcx 点击:

一、何为新工科?

新工科是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包含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调+共享三层涵义。

1继承+创新,针对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对传统学科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而形成的新学科,包括人才培养理念的升华、体制机制的改革以及培养模式的创新等。

2交叉+融合,基于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产生的新学科,包括现有工程学科之间、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

3协调+共享,通过协调工程教育多元主体关系,形成高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推动新工科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共建共享。

二、建成怎样的新工科?

1. 整体目标

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2.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定位:工程链和创新链中上游的工程科技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致力于构建多维知识与能力结构,为技术创新、科技发明和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提供高素质创新工程人才储备。

三、我国新工科建设的现状与困境

1. 现状

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 体系,为新工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之加入华盛顿协议、中外合作办学建立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开放性举措,为进一步探索新工科建设本土化,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前期探索:一是深入探索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急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及有效模式,2001年教育部等部门择优扶持了37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改革特区;二是加快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2007年,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三是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截至2016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设工科本科专业达22种,累计布点1401个。

现阶段工作重点:一是加快培养当前新经济发展急需人才:预计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5%。当前,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领域出现人才奇缺状况。高校必须面向新经济设置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二是主动布局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新专业:未来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主动布局,发挥对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引领作用。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成立未来技术学院,设立了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光子与量子芯片技术、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仿生智能材料科学与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等学科专业。

2. 困境

1学科壁垒,窄化了人才的知识体系

我国工程教育本科环节存在过分专门化、过早专门化、通识教育不足等弊端,工程人才学科领域单一,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2专业藩篱,限制了人才的大工程观

我国工程教育的教学与课程结构一直受限于相对刚性的专业目录 ,专业划分较细,转专业限制严格,员工知识面狭窄。

3实力不均,阻碍了新工科专业认证步伐

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快,变化活跃,为其专业认证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4本研隔断,降低了工程人才的培养效率

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相对独立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本研隔断、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

5校企隔阂,降低了工程人才与市场的匹配度

工科人才培养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不足,校企隔阂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企业对引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线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需要。

6地方制约,削弱了新工科整体推进的力度

办学定位不明晰,直接影响工程教育改革的制度性设计和推进路径;

片面沿袭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导致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

自主发展能力匮乏,在合作办学中缺少创新意识,难以达成校企协同技术创新和协同育人;

现行组织与制度管理不适应跨学科的交流合作与知识创新。

上一条:矿业工程系领导深入课堂抓学风建设 下一条:矿业工程系召开采矿及安全工程专业2019届毕业实习动员会